疱疹性银屑病会经常发作吗 疱疹性银屑病会经常发作吗女性
副银屑病的诊断与治疗
也可以口服维生素B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E等等,而氨苯砜对于痘疮样副银屑病也有效果,非药物疗法可以采用紫外线照射或者是光化学疗法。
进行鉴别诊断时可参考以下几点: 副银屑病的鳞屑较薄,基底炎症轻微,多无或仅有轻微的瘙痒; 副银屑病的发病部位不定,但一般不累及头面部、掌趾部位和粘膜; 副银屑病的皮损一般无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; 组织病理学方面,副银屑病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,不具备银屑病的典型病理学改变。
副银屑病需与二期梅毒疹、玫瑰糠疹相鉴别。点状及急性痘疮样糠疹型副银屑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自愈性。斑块型与苔藓样糠疹型副银屑病的治愈难度相对较大。明确诱发因素的副银屑病,如急性期感染导致副银屑病,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,疗效良好。
副银屑病可出现急性痘疮样、苔藓样糠疹,急性发作较重时全身出现红斑、丘疹、丘疱疹,甚至发现皮疹中间出现黑点,即出现坏死状态。副银屑病无明显瘙痒,无基底点状出血,薄膜试验呈阴性状态。副银屑病治疗相对较麻烦,建议在治疗过程中选择中成药,也可配合西医选用紫外线治疗,甚至抗过敏治疗均可。
局部外涂糖皮质激素、润滑剂或焦油类制剂有一定效果。小斑状副银屑病本型皮损虽然不易消退,但预后良好,无后遗症,故可不必治疗。常用方法包括外涂焦油类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制剂,单纯照射紫外线或进行PUVA疗法。其他外用制剂也可试用,包括咪喹莫特、氮芥、卡氮芥和他克莫司等。
副银屑病是一组较少见的皮肤病。无明显自觉症状,病期长,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。急性苔藓样糠疹发作时,为泛发性红色或棕色鳞屑性扁平丘疹,常有坏死、水疱和出血。皮疹成批发生,检查时往往同时发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皮损。部分病例迁延日久或是淋巴瘤早期表现。
什么是脓疱型银屑病
1、脓疱型银屑病分为两种类型,一种是限局型的,一种是全身泛发型的。脓疱型银屑病比红皮型银屑病少见,其病情更严重,治疗难度也更大。主要表现就是在皮损在红斑的基础上,会出现一些脓疱,一些患者先发于掌跖,经多次反复发作后转变为泛发性。
2、银屑病属于常见反复发作炎症性皮肤病,发病率较高为寻常型银屑病。而常见的银屑病特殊分型如下:脓疱型银屑病:脓疱型银屑病较为常见,发病率较低,但症状严重。患者全身密集分布无菌性脓疱和高热同时发生,首次入院均可得到确诊。
3、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比较特殊型的银屑病,主要表现在皮损红斑的基础上,出现一些脓疱,或者有些脓疱会融合成脓糊的表现。脓疱型银屑病相对比较重,可以全身泛发,泛发在全身。这时候病人常常伴有发热或者一些全身不舒服的一些表现,还有一种类型表现的很限局,只发生在手掌和脚掌,这种类型叫掌跖脓疱病。
4、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在红斑上出现群集性浅表的无菌性脓疱,部分可融合成脓湖。全身均可发病。以四肢屈侧和皱褶部位多见,口腔黏膜可同时受累。急性发病或突然加重时常伴有寒战、发热、关节疼痛、全身不适和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全身症状。多呈周期性发作,在缓解期往往出现寻常型银屑病皮损。
5、银屑病俗称“牛皮癣”,是一种有特征鳞屑性红斑的复发性、慢性皮肤病。本病较常见,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.1-3。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完全清楚。银屑病在临床上有四种类型:寻常型、脓疱型、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。
连续肢端性皮炎的临床表现
连续性肢端皮炎为发生于手指、脚趾肢端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表现为手指、脚趾,甚至手掌、脚掌、手背等出现红斑、脱屑,重症情况下可出现水疱和脓疱,更严重者可破坏指甲、手指功能,病因尚未明确。
多从手指的甲周起病,偶尔先发于足趾,常先有外伤感染,似甲沟炎,以后出现多数小脓疱或水疱,破溃、糜烂、结痂。痂脱后遗红斑,随即又发新脓疱,可融合成脓湖,如此反复发作,并渐扩展至全指(趾)及手、足背,有轻度瘙痒、灼痛,发展缓慢,迁延多年,可引起甲萎缩脱落,指(趾)骨吸收,手足畸形。
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可出现皮下组织萎缩、骨质吸收、指趾变细甚至末端指(趾)节缺失。常伴有甲改变,表现为甲板失去光泽,有纵横沟,甲床红肿,反复出现小脓疱,严重者甲板脱落。可伴有地图舌等黏膜损害。患者自觉疼痛、灼热感,因皮肤及皮下组织萎缩导致病变指(趾)屈曲挛缩畸形,活动受限。
连续性肢端皮炎,表现为四肢末端密集型小水泡,伴有瘙痒,挤压后有黄水流出。此病可能因真菌感染或饮食不节、烟酒过量、湿气重引起。治疗上,除了饮食调节,还需对抗真菌治疗。推荐以下方法:口服药物:依利康片、息斯敏、皮肤病血毒丸。外用药膏:将硫磺、冰片与皮康霜混合制成。
连续性肢端性皮炎主要指的是散发于指甲尖端的一些瘙痒,灼热疼痛的皮炎可能会伴随着脱皮的临床症状,主要与过敏刺激或者是外界接触有一定的关系,一般建议在治疗方面可以选择使用一些口服的抗组胺类的药物,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