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热散结胶囊牛皮癣 清热散结片外用
常用的药品有哪些?
1、退烧药:例如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。 消炎药:例如头孢、阿莫西林、罗红霉素。 抗过敏药:例如氯雷他定、马来酸氯苯那敏。 感冒药:例如板蓝根、感冒灵。 止痛药:例如布洛芬、阿司匹林。 创口贴:用于小伤口的贴敷。 碘酒:用于消毒和杀菌。 纱布:用于包扎和止血。
2、解热镇痛药 APC、去痛片、小儿退热片:适用于牙痛、头痛、神经痛等,但使用不应超过1周。 退烧药和退热贴:体温高于35℃时,需服用退烧药;退热贴用于缓解发热不适。外伤用药 云南白药:止血愈伤,适用于多种外伤。 红霉素软膏:消炎,适用于皮肤感染。 青草膏:治疗轻度烧伤、创伤。
3、止咳药 一旦出现咳嗽,最常用的是中药止咳口服液、糖浆、膏滋等。但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不同咳嗽类型应选用不同药物。风寒咳嗽,常表现为咳嗽、痰稀白或有泡沫、喉痒,伴有风寒感冒症状。宜选用通宣理肺丸、止咳宁嗽胶囊等。
4、家庭常用必备药品包括:治疗感冒类药物:用于缓解感冒症状,如鼻塞、咳嗽、发热等。治疗疼痛类药物:如解热镇痛药,用于缓解各种疼痛。抗生素类药物: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。助睡眠药物:用于改善睡眠质量,缓解失眠症状。抗过敏药物:用于缓解过敏反应,如皮肤瘙痒、打喷嚏等。
5、牛黄解毒片:清热解毒、抗菌消炎,用于咽炎、扁桃腺炎、牙龈炎、口腔溃疡、急性结膜炎、疖肿。板蓝根冲剂:清热、解毒,有抗病毒作用,主要用于感昌、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。每次冲服1~2包,1日2~3次。呼吸系统常用药 速效伤风胶囊:用于感冒发热。每次服1粒,1日3次,血液病患者慎用。
6、常用的急救药品有以下十种:分别是肾上腺素、去甲肾上腺素、异丙肾上腺素、山梗菜碱、尼可刹米、多巴胺、间羟胺、利多卡因、去乙酰毛花苷、呋塞米。肾上腺素又叫副肾素,主要用于心跳停搏、过敏性休克、支气管哮喘的抢救。去甲肾上腺素又叫去甲肾,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休克、低血压、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。
有哪些治疗皮肤病的中药?
皮肤科疾病常用的中药外治法包括以下几种:疱疹 风热袭表型:可使用新鲜荷花瓣贴敷患处,或用生蒲黄、黄连、冰片加麻油调成糊状涂敷。 肝胆湿热型:可用新鲜柿子榨汁加冰片涂敷,或用雄黄、白矾、冰片加凉开水调成糊状涂敷。
治疗皮肤病的中药非常多,比如有白芷、白藓皮、地肤子、苍耳子,以及樟脑、蝉蜕、薄荷,还有地龙、蜈蚣等,这些中药无论是动物药,还是植物药,都可以通过内服、外用的方式对于皮肤病进行治疗。
具体来说,可以使用以下中药方剂进行治疗:酊剂配方:百部5克、丁香5克、苦参5克、白鲜皮5克、没药5克、大青叶5克、紫草10克、栀子5克、黄芩5克、黄柏5克、蝉蜕5克、赤芍5克、当归5克、大黄5克、白蒺藜5克、土茯苓10克、冰片5克。将这些药物装入瓶中,加入75%的酒精,密封浸泡三天后使用。
蛇床子:蛇床子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,具有一定治疗皮肤疾病的作用,能够达到一定清热燥湿的作用可以缓解皮肤上面出现的瘙痒现象。艾叶:在得了皮肤疾病之后,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艾叶茎秆上具有燥湿止痒的效果,可以缓解皮肤上面出现的长癣症状,也可以用于治疗湿疹。
适合清热祛湿排毒并具有皮肤病治疗效果的中药有以下几种:六君子丸: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,可以协助祛湿,适合湿热体质的人群。四妙丸:以清热利湿为主要功效,对改善湿热体质有很大帮助。归脾丸:能够调理脾胃,有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,从而间接对皮肤健康有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