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牛皮癣 柴胡桂枝干姜汤银屑病
JT叔叔之“中医基础”讲座笔记(一)
一)肝胆: 肝胆疼痛,西医称为神经痛,中医认为是病在肝经,可使用柴胡加桂枝治疗。 入睡困难,可能是由于精神创伤,可使用柴胡龙骨牡蛎汤。 柴胡龙骨牡蛎汤可用于清洗精神创伤,每天服用1-2克即可,但需用最高温度的水300毫升冲服。
中药的作用点不是化学,因为化学是全身均匀散布的才叫化学成分,可是中医不是,你用了根,因为根要把水分输到树顶上去,所以那个药性往往会作用到上头;你用了果实,因为果实很想落地,你吃了以后那个药性多半会往下面跑。
JT叔叔中医基础讲座已经学到一半了,越是往下学越能感觉到中医的博大精深。从前,虽然我一直没学好中医的知识,但我并不觉得中医会很难学。毕竟很多老头老太太都在学呢,我没学好,一是兴趣不够,二是没有名师引路,我一直如此安慰自己。
《伤寒论》——柴胡桂枝干姜汤
不能,因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有瓜蒌根,而金匮肾气丸有附子,应了十八反了。并且两种方药都含有桂枝,重复用药亦不可一起服用。可以的。只是进一步增加了药物的热性。不会有副作用,可以用。可以的,瓜蒌瞿麦丸,我都自己熬着吃过,里面有瓜蒌,附子,可以,一些方是带炮附子和半夏,瓜蒌的。主要是对症。
兼水饮内停 如“伤寒五六日,已发汗而复下之,胸胁下满微结,小便不利,渴而不呕,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,此为未解也,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”。此为少阳病兼水饮内停证。因其水饮内停,故去人参之壅补;因其不呕,故去半夏之苦降。
可见柴胡桂枝汤证就是少阳病本经病的表证即少阳表证。 少阳病的外延及少阳为枢的意义 (一)少阳病的外延 广义少阳病方之——柴胡达原饮 除上述少阳病的表证、里证、本经证、变证和类证外,后世的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中的柴胡达原饮证也类似于温病学的“少阳证”。
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8两,桂枝3两,干姜2两,栝蒌根4两,黄芩3两,牡蛎2两,甘草2两。 发汗,而复下之。胸胁满微结,小便不利,渴而不呕,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。 热兼太阴寒(下之过)。
柴胡剂简介
1、治疗胃溃疡的中药主要包括柴胡疏肝散、黄芪建中汤、一贯煎、大承气汤、柴胡剂以及化肝煎等。以下是这些中药的简要介绍:柴胡疏肝散:主要用于治疗因肝气郁结所致的胃溃疡,能够疏肝理气,缓解疼痛。黄芪建中汤:该方剂能够温中补气,缓急止痛,适用于脾胃虚寒型的胃溃疡患者。
2、柴胡剂小柴胡汤方是由柴胡、黄芩、人参、半夏、炙甘草、生姜、大枣组成的中医治疗方剂。以下是关于小柴胡汤的详细解主要功效:舒气行滞:能够调和气机,缓解气滞所引起的症状。解热:对于发热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。止烦:能够减轻烦躁不安的情绪。逐饮:有助于消除体内的水湿痰饮。
3、大柴胡汤作为少阳阳明并病的治剂,其组方包括柴胡、黄芩、芍药、半夏、生姜、积实、大枣与大黄。煎服此方,需注意心下急、痞硬且按之痛为应用本方的特征。针对大柴胡汤的使用,常有加味与合方的实践。
4、柴胡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包含柴胡24克、桂枝9克、干姜6克、栝楼根12克、黄芩9克、牡蛎9克、炙甘草6克,煎服。此方在仲景书中用于伤寒五六日,已发汗而复下之,胸胁满微结,小便不利,渴而不呕,但头汗出,往来寒热,心烦者。本方治疗确有捷效,适用于久病津血不足,有柴胡证,疲乏无力而温者。
5、柴胡24克,黄芩9克,芍药9克,半夏12克,生姜10克,积实10克,大枣4枚,大黄6克。水煎温服。 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并病的方剂,主要症状包括心下急、痞硬、按之痛。若患者出现这些症状,且符合柴胡证,即可应用本方。 在原方基础上,可加入生石膏30-100克,煎服法同原方。
6、仲景书中以柴胡为主要的配方共八首,其中柴胡加芒硝汤,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,柴胡桂枝汤,柴胡龙骨牡蛎汤四者,皆属小柴胡汤的加减方,兹所讨论者,为小柴胡汤,大柴胡汤,柴胡桂枝干姜汤,四逆散等四主方依次述之于下。